?這個問題在流程優化中也談過,但在
ERP系統實施過程中這種現象更加突出。今天再詳細解析一下,重點是介紹一些破解之法,供大家實戰中見招拆招。并非原來管理問題少,只是很少有人愿意揭開問題上面的鍋蓋而已。而
ERP系統實施是一項嚴密的管理梳理工程,將所有的問題,包括歷史上的和目前的所有業務錯誤、操作失誤,一下子都赤裸裸地暴露在大家面前,大家一時也很難以適應。
ERP系統是一個嚴謹的業務系統。原來人為操作可以馬馬虎虎的問題,在ERP操作中表現出來的就是錯誤。
ERP系統就如同一個十分較真的人,稍有錯誤,哪怕微不足道,就會很快反映出來。這樣給人感覺就像到處都是錯誤。其實真正的錯誤就是那幾個、那幾類,也許是操作人員一時解決不了很著急,有時又難免有些虛張聲勢、夸大其詞。

解決老問題的同時,又會在不同發展階段產生一系列新的問題。管理水平就是這樣解決問題、產生問題、再解決問題的循環中不斷提升的。如果僅依據個別問題就由此下結論說
ERP實施效果太差、ERP實施失敗,這就很容易導致外行人一棒子打死內行人。最終會嚴重打擊那些積極主動承擔重任的人的工作熱情。暴露問題往往也是管理進步的開始,也是實施ERP的初步成效表現。我們應該冷靜地分析清楚問題的本質,要研究清楚問題產生的前因后果、來龍去脈。最重要的是如何解決已經暴露或新產生的問題。
越是最基本的東西,越是繞不過去,越是要首當其沖的解決,而且必須十分專業。比如研發的各種技術資料,倉庫的各種物料賬,財務的各種單據和科目設置,銷售訂單等等。這些看似簡單,本身卻十分繁瑣而專業的工作,都需要花費相當的精力和時間,還極容易出錯。即使是千分之一的錯誤,其絕對數量也不小,很容易讓人感覺業務錯誤很多。這就更加要求企業扎扎實實去管理基礎建設。
ERP系統是一個高度集成、充分共享的信息管理系統,任何環節的錯誤都不可避免地影響到其他環節,這就是
ERP系統出錯的放大效應。但只要對應錯誤源環節做好糾錯,其他環節的錯誤也就自動消除。當然,如果不能夠及時正確糾錯,勢必形成惡性循環,直至系統混亂、癱瘓。
有些并不是真正的問題。或者只是一些抱怨,是大家不愿意、不習慣、不熟悉新的管理方式和操作方式,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大家的逐步適應,這些抱怨都會越來越少的,但永遠不會消失。一些操作性的問題,只需及時解釋、解決即可。冤為替罪羊:無論實施過程,還是使用
ERP系統,都不可避免地會出錯,遭人非議。出錯往往不是軟件系統,而是操作系統的人。系統代人受過,成了人推卸責任的替罪羊。